目录
政治学研究
1978年中美建交谈判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杨建国;1-8
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周长民;9-13文化学 历史学研究
从非遗到传统文化: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范式转换耿波;14-20
民国孔府研究述评王凯;成积春;21-26
清代山东运河船闸启闭制度研究——以聊城为例窦重沂;郑民德;27-32
第二代美籍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探究殷召荣;李国栋;33-38法学研究
圣贤司法的隐喻——《奏谳书》几则案例研究吕利;马晶钰;39-45+144语言学研究
海上明月之“生”与“升”——兼及古典诗词里的“字”文化与“情”哲学刘延玲;46-51
枣庄方言研究的思考——兼评《枣庄方言研究》丛书袁舒;52-58文学研究
何以不能“扭断语法的脖子”——与陈仲义商榷邓程;59-68
沈从文的旧体诗观李玮;69-73
析李杜诗境中的杨贵妃杨静;74-78
恐怖文学体系“克苏鲁神话”初探孔潇逸;79-84旅游文化研究
依托历史街区开展非遗体验旅游的意义与可行性林航;85-89
出境游中国游客“文化休克”成因及对策韩笑;90-94
乡村振兴之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析——以枣庄市为例刘腾;石岩;95-100哲学研究
汉初六十年的“无为”思想变迁——以《黄老帛书》与《淮南子》为视角李旻;马颖;101-106
社群主义构建的潜力——艾米·古德曼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刘瑶;107-112艺术学研究
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徽州图像符号研究孙强;113-118教育学研究
面向个性化学习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生态路径探索何芳;朱海荣;119-123
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张昌林;李红梅;124-127
习近平人才观视域下高校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初探马毓轩;128-131
信息化时代下测绘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马晓双;132-137
新时期网络文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分析——以枣庄学院女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为例黄春燕;138-142书评
士大夫群体意识的深层次解读——《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》简评杜华;143-144